A股:做好准备,行情或已到“拐点”,大 A 会迎来大级别回调吗?
从数据上来看,沪指在3300点附近也有好一阵子了。
前阵子还突破了3300点,成交量也放大到1.3万亿左右。
按说这是个不错的信号,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。
再看北向资金,一会净流入,一会净流出,跟坐过山车似的。
有几天净流入几十亿,可没过多久又开始净流出,外资这是在犹豫啥呢?
是看好A股的未来,还是担心外围的风险?
还有那些权重股,银行、白酒板块时不时护个盘,可中小创指数却反弹得磕磕绊绊。
这说明啥?
市场分歧大呗!机构和散户想法不一样,机构可能更看重估值低的权重股,散户却盯着中小创的弹性。
央妈最近动作不少,搞了1.2万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给市场注入了不少流动性。
按理说,钱多才好办事,可为啥市场还是这么震荡呢?
还有中欧关系回暖,这对新能源汽车、高端制造、消费电子这些板块是利好。
欧洲是中国电动车的大市场,关系缓和了,出口说不定能上去。
可A股却没想象中那么兴奋,难道是利好兑现了?
再看国内的政策,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的政策一个接一个。
可这些政策的效果不是一下子能显现的,需要时间。
现在市场就像个急性子,等不及政策慢慢发力,稍有风吹草动就慌神。
美股,经济衰退信号挺明显,一季度GDP萎缩,就业数据也不很好看。
特朗普政府还搞关税那一套,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,欧盟和中国都启动了反制措施。
这全球贸易环境一紧张,A股能不受影响吗?
港股,金管局为了稳定港币汇率,大手笔干预,这说明外资在抢购中概资产。
可港股和A股向来联动,港股大涨,A股却没跟上节奏,是A股很“个性”,还是市场信心不足?
还有国际油价暴跌,这对能源板块是个打击。
可消费板块呢,五一假期消费挺火热,按说能带动一波行情,可市场就是不买账,难道消费复苏的力度还不够?
科技股最近挺热闹,AI算力、机器人这些板块时不时拉个涨停。
可仔细看看,有些股票业绩跟股价根本不匹配,纯粹是炒概念。
这种情况下,一旦资金撤出,股价不得跌个稀里哗啦?
传统行业呢,医药流通领域成本压力大,消费电子受价格战挤压,日子不好过。
可资源品板块因为价格上涨,业绩倒是不错。
这说明市场资金在板块间来回切换,哪有机会就往哪跑,根本没打算长期坚守。
机构持仓也在变,有的机构开始减仓高位题材股,加仓低估值的权重股。
这是不是意味着机构也在防着回调,提前布局防守板块了?
最后总结
说了这么多,回到最初的问题:大A会迎来大级别回调吗?
从目前的情况看,确实存在回调的可能性。
大盘在3300点附近压力不小,资金分歧大,外围环境又不稳定,这些都可能成为回调的导火索。
可是,也不用很悲观。
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大,经济复苏是大趋势,A股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。
就算真的迎来回调,也可能是上车的机会。
声明: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,文章仅一家之言,个人粗浅思考,仅供交流,并无不良导向。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